《妖貓傳》:最可貴的是少年英氣|荔枝娛評

2017年12月24日 07:17:33 | 來源:荔枝網(wǎng)

字號變大| 字號變小

  文/曾于里

  (作者曾于里,荔枝新聞特約評論員,青年文化評論人;本文系荔枝網(wǎng)及旗下荔枝新聞手機客戶端獨家約稿,轉(zhuǎn)載請注明出處。)

  不必諱言,近十多年來,陳凱歌的地位頗為尷尬。他曾是第五代導演里,甚至可以說是所有華語電影導演里,最頂尖的一位,他執(zhí)導的《黃土地》《霸王別姬》《荊軻刺秦王》都是影史上響當當?shù)拿?,對于華語電影功不可沒。可進入新世紀之后,陳凱歌的水準似乎一下子遭遇了“滑鐵盧”,講故事的能力還在,但電影的思想性、藝術性大打折扣。2005年的《無極》,被惡搞為“一個饅頭引發(fā)的血案”,之后的《梅蘭芳》《趙氏孤兒》《搜索》也都中規(guī)中矩,2015年的《道士下山》則徹底的不倫不類。這幾年來,中國電影迎來了高速發(fā)展的黃金期,新晉導演大量涌現(xiàn),不少電影票房動輒破10億——在這樣的語境下,陳凱歌不免要被人唱衰:廉頗老矣,尚能飯否?

  《妖貓傳》是給質(zhì)疑者最好的回應。雖然與巔峰期的《霸王別姬》不能比,但陳凱歌仍舊是華語導演里的第一梯隊;將電影拍出史詩感的能力,目前還無人能出其右。

  那《妖貓傳》講述了什么?簡單地概括就是:楊貴妃到底是怎么死的?白居易的《長恨歌》到底是怎么寫出來的?

  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,我們在歷史課本或者種種文藝作品中已經(jīng)看得足夠多了。這些描述大抵是楊貴妃傾國傾城,但也紅顏禍水;唐玄宗非常愛楊貴妃,甚至因此忽視朝政,最終導致了唐朝的盛極而衰。后安祿山發(fā)動叛亂,楊貴妃隨唐玄宗流亡蜀中,途經(jīng)馬嵬驛,禁軍首領認為楊貴妃禍國殃民,要求處死她,不得已之下,唐玄宗賜死了楊貴妃。

  《妖貓傳》改寫了這一敘事。但陳凱歌并不是平鋪直敘地展開,他改編了日本著名作家夢枕貘的魔幻小說《沙門空海之大唐鬼宴》,以30年后唐朝皇宮里的一個怪聞說起?;实垴{崩,疑是妖貓做怪;皇宮里的人請來自倭國的空海大師降妖除魔。空海大師與當時正在苦心孤詣寫《長恨歌》的詩人白居易相識,兩人便一起探尋妖貓作怪的原因。他們發(fā)現(xiàn),妖貓殺害的人都與楊貴妃的死亡有直接關聯(lián)。經(jīng)過不斷抽絲剝繭,真相袒露:楊貴妃非但沒有禍國殃民,她還是盛唐氣象的象征;只可惜,盛唐需要她時,她是象征,盛唐衰敗時,她背了黑鍋。她也不是自縊而亡,而是被活埋;在生死關頭,唐玄宗流露出的只是怯懦和自私,反倒楊貴妃是真情真意之人。

  至此,陳凱歌為我們重新講述了一個大唐故事。他想表達什么?是盛唐氣象嗎?不得不說,《妖貓傳》為我們貢獻了一場視覺盛宴,特效、美術、場景、色彩,如此盛大輝煌、美輪美奐,充分展現(xiàn)了大唐萬國來朝的鼎盛,也展現(xiàn)了電影作為一種精致藝術的魅力。

  但《妖貓傳》并不是歌頌盛世的,相反,更像是對所謂浮華盛世的嘲諷,位高權(quán)重的成年男子們都如此怯懦卑劣貪生怕死,金玉其外敗絮其中,還不如一個女子重情重義、視死如歸。

  《妖貓傳》是歌頌情義的,它歌頌的是楊貴妃的情義,更是那一群白衣飄飄的少年的情義。電影中出現(xiàn)了三個白衣少年,追求真相的白居易,不屈于權(quán)貴的李白,還有可為情義而死的白鶴少年。他們身上都有著一股少年英氣,無所畏懼,追求真理,光明磊落。也許,這才是陳凱歌真正想說的,所謂盛世往往是轉(zhuǎn)瞬即逝的浮華,少年英氣才是每個時代中最璀璨、最珍貴的部分。

  無獨有偶,盛唐詩人王維曾在《少年行》組詩中寫到:新豐美酒斗十千,咸陽游俠多少年。相逢意氣為君飲,系馬高樓垂柳邊……那份豪氣干云、重情重義,仿佛與《妖貓傳》遙相呼應。

  千萬別被影片中的盛世氣象迷惑了雙眼,讓我們猶如珍視靈魂一般,珍視這人世間的少年氣吧。一個時代沒有了少年氣,它永不可能是真正的盛世。

歡迎關注荔枝銳評(lizhirp)微信公眾號:

下載荔枝新聞APP客戶端,隨時隨地看新聞!

我要說兩句

layer
快樂分享